2008年11月1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维稳就应当从基层抓起
徐光木

  街道、片、村“三级联防”,综治、信访、维稳“三位一体”,责任机制、考核机制、查究机制“三制并举”,这是义乌市后宅街道办事处摸索出的维稳工作新格局。据悉,在义乌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通过政法委、维稳办和信访局的帮助指导,从2007年11月开始,后宅街道办事处开展了“维稳全员责任制”的试点探索工作。一年后,一种以“维稳全员责任制”为标识的“义乌新维稳观”初步显现(11月13日《浙江法制报》)。
  眼下正处在一个关键而敏感的时期,一方面,经济社会保持了长期快速的发展,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社会民生普遍改善;另一方面,金融风暴当前,经济转型迫切,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。在这种状况下,探索出一套既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维稳格局,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。
  义乌后宅街道正在开展的“维稳全员责任制”试点令人眼前一亮——把维稳融入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,不仅明确了基层在维稳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,而且也让基层维稳工作有了一套可行性强的“行动方案”。
  当然,维稳是目的,却不能是手段,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消灭不稳定的因素。早在1963年,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就创造了“矛盾少、治安好”的“枫桥经验”。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的核心就在于标本兼治,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、解决在当地、解决在萌芽状态。时至今日,“枫桥经验”已有45年的历史,其内涵和外延也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深入、拓展。
  现阶段,影响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有些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得不到应有重视,这才给稳定带来了隐患。因此,维稳的要害就在于做到切切实实倾听群众声音、为人民办实事。“在我们这里,绝不会发生群众来反映问题时被踢皮球的现象。”后宅街道推行的“维稳首问责任制”,可以说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——群众反映的问题,首问责任人对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结,之外的要主动与承办人衔接;一般性的通过自身努力尽可能解决,疑难的启动逐级报告程序;建立反馈、监督和考核制度,列入干部月度考核,作为年终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,从而做到维稳工作有始有终。
  后宅街道办事处开展的“维稳全员责任制”的试点探索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,维稳既要从责任制抓起,更要从基层、从实践抓起,通过基层干部责任心的树立和责任制度的落实使得问题解决在基层、矛盾化解在基层,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。